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中社部要求,11月21日,中国轻工联党委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,中国轻工联党委书记张崇和作专题辅导。中国轻工联党委班子成员、两委委员,各协(学)会党组织书记、理事长,企事业单位负责人,机关全体干部职工,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等150人参加辅导培训。辅导培训由党委副书记王世成主持。
张崇和在辅导中指出,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,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镌刻下新的历史坐标,这是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会议。深入学习、全面贯彻全会精神,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必须坚决扛起的政治责任和时代使命。结合轻工实际,他分享了七点学习体会,与同志们互学共勉:
深入了解四中全会基本情况,领会深远意义。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一次承前启后、继往开来的大会。它全面总结了“十四五”时期的辉煌成就,科学擘画了“十五五”时期的发展蓝图,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坚定信心、开拓进取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,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。
深入理解“十四五”辉煌成就,增强发展信心。“十四五”时期,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,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实现了良好开局,民生福祉持续改善,主要发展指标进展顺利,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。这五个方面的“历史性变化”成就,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、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,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。这些成就,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,在攻坚克难中拼出来、干出来的,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底气。
深入把握“十五五”重大原则,坚定旗帜方向。全会强调,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,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、毛泽东思想、邓小平理论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、科学发展观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。在这一指导思想下,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“六个坚持”的原则:坚持党的全面领导,这是定海神针;坚持人民至上,这是价值取向;坚持高质量发展,这是首要任务;坚持全面深化改革,这是根本动力;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,这是发展辩证方法;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,这是底线思维。这“六个坚持”,体现了战略定力与策略活力的统一,是我们在“十五五”时期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原则。
深入掌握“十五五”主要目标,凝聚奋进力量。全会明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、科技自立自强、全面深化改革、社会文明程度、人民生活品质、美丽中国建设、国家安全屏障方面七大目标,既对标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,又充分考虑了“十五五”时期的发展阶段和现实可能,具有很强的战略性、指导性和可操作性。这七大目标,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,全面覆盖了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安全等各个方面,共同描绘了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美好图景。
深入领悟“十五五”战略任务,确立行动纲领。全会部署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、建设强大国内市场、加快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活力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、加快全面绿色转型,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等十二项战略任务,是实现“十五五”宏伟蓝图的“施工图”,每一项都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部署。系统回答了“十五五”时期“实现什么样的发展、怎样实现发展”这个重大问题,是指导我们未来五年工作的具体行动纲领。我们必须逐条学习,深刻领会,坚决贯彻。
深入谋划轻工业发展蓝图,践行轻工强国。张崇和在回顾“十四五”期间轻工业主要成就时谈到,中国轻工联坚决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,运用六大举措,完善十大促进机制,推动建设八大轻工,推进轻工八大新质发展,为“十五五”期间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。
“十四五”期间,轻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,国民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;轻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新兴领域成为增长引擎;轻工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科技支撑作用持续提升;轻工市场优势不断巩固,内外循环协同发力;轻工“三品”行动成效显著,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;轻工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双轮驱动,发展韧性不断增强。
张崇和谈到,“十五五”期间,是轻工业从“大国”向“强国”跨越的关键五年。中国轻工联和各协学会,要以党的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,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实举措落实全会精神,从八个方面促进轻工新质发展。
一是促进创新轻工新质发展。全会提出,加快实施产业创新工程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。惟创新者进,惟创新者强。要按照全会指引,指导轻工行业,改造升级传统产业,发展壮大新兴产业,发现培育未来产业。完善《轻工业“十五五”科技发展指导意见》《食品行业“十五五”科技发展指导意见》,加强顶层规划,加大科技引领,遴选提名国家科技奖项,每年征集轻工科技奖励500项,科技成果鉴定260项,培育认定轻工重点实验室20家、工程中心20家,形成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。到2030年,力争轻工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轻工业重点实验室、工程研究中心总量突破300个,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15%,百强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力争达到4%。同时,推动数字技术、绿色技术与轻工传统产业深度融合。推动海尔、美的、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建成全球一流企业,提升我国在全球轻工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。促进轻工行业新动能集聚,新产业壮大,新业态涌现。
二是促进品质轻工新质发展。全会提出,要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,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。要指导轻工行业,继续把高质量发展作为主题,践行质量强国战略,以高标准保障高质量。力争每年组织制修订国标、行标、军标、计量技术规范300项,征集、发布团体标准110项。要优化标委会组织建设,完善标准体系,推进传统制造业标准提档,完善“适老宜小”产品安全标准体系。评选一批优秀质量管理者、优秀QC小组班组,发布一批行业优秀质量管理成果,推广一批先进管理经验模式。继续与工信部共同编制《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》,每年评选发布轻工创新成果100项。培育“专精特新”企业,培育轻工自主品牌,以品牌创新激发行业企业活力。到2030年,力争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80家,小巨人企业达到1500家,新培育10个以上全球知名品牌、50个区域特色品牌,新增50家以上全球领先轻工企业,保持轻工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。
三是促进放心轻工新质发展。全会提出,坚持扩内需这个战略基点,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,大力提振消费。要指导轻工行业,着眼放心消费,落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加强轻工设备更新,加快技术改造,加大产品创新升级,以新供给创造新消费。要推动家电、食品、皮革、造纸、塑料等行业关键设备自动化、高端化,更新设备超4万台,拉动投资1000亿元。要聚焦激发市场活力,继续办好各行业展会,办好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,办好适老产品大会,培育轻工首发经济、冰雪经济和银发经济,支持开设品牌品质轻工首店,举办首发首秀首展,展示轻工先进装备,展示放心产品,展示美好生活成果,促进轻工新质发展。
四是促进绿色轻工新质发展。全会提出,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要指导轻工行业,落实国家“双碳”战略,聚焦美丽中国建设,持续贯彻《轻工业重点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》,落实6大重点任务,践行9项达峰行动。编制《轻工业绿色发展报告》,发布重点行业节能技术目录,研究重点行业低碳发展路线图,以绿色技术推动产业低碳转型。协助政府编制“十五五”绿色发展规划,覆盖轻工重点行业。协助政府编制轻工领域绿色工厂建设规范,开展绿色制造培训交流,推动20个行业30个细分领域绿色工厂培育提档升级,力争轻工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突破1500家。每年培育认定轻工绿色制造标杆企业20家,向行业推荐“轻工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”,推动轻工向绿色低碳、循环发展全面转型。到2030年,轻工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0%,全面建成绿色低碳产业体系,轻工绿色工厂覆盖率达40%,绿色产品占比提升至35%,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轻工力量。
五是促进集群轻工新质发展。全会提出,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。要指导轻工行业,落实全会要求,践行国家区域发展战略。持续推进轻工集群“534”工程,动态优化管理322家存量集群。指导产区完善“十五五”产业发展规划,组织编制中国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报告,宣传一批优质产业集群建设成果。依托行业资源,为产区或地方开展技能培训、招商对接、规划编制,联合举办产业论坛。贯彻工信部《关于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》《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》的精神,推动“轻工+文旅”“轻工+健康”融合发展,落实建设100家非遗传承基地、50个传统食品振兴集群的国家目标。加速产业链资源整合,为构建协同高效、优势互补的特色轻工区域生态提供支撑。
六是促进智慧轻工新质发展。全会提出,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。要指导轻工行业,紧随数字技术重大突破,谋划产业新赛道,发展轻工新业态,大力促进数字技术与轻工产业融合发展。要跟踪大模型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算法算力、脑机接口、具身智能等共性技术,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落地轻工产业。发挥行业智慧家居、海尔工业互联网、格力智家、上工申贝智能汽车,伊利智慧牧场、安踏智能制造等数字化成果的引领作用,引导食品、家电、日化等21个重点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径,运用智能质检、物流追踪、柔性生产线、全周期管理,搭建产业互联网平台,实行跨行业数据共享。发挥海尔、美的、格力、伊利、天能、金发科技等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,力争5年内培育新增国家5G工厂100家,灯塔工厂20家。到2030年,轻工国家5G工厂达到250家以上,世界灯塔企业达到45家以上。每年举办轻工信息化大会,发布数字化转型技术方案和典型案例,全面推动轻工智能化新质发展。
七是促进时尚轻工新质发展。全会提出,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统一,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。要指导轻工行业,丰富人民产业产品内涵,推进时尚轻工服务美好生活。做好轻工品牌授权推进工作,到2030年,力争轻工授权品牌行业扩大10个,授权企业达到800家,授权品牌数量达到3000个。支持办好家电、家具、日化、陶瓷、乐器、食品等40多个行业展会,推出更多时尚消费的新品,引导人民消费。支持宜宾、泸州、大连、景德镇等18个城市举办名酒、名茶、名陶、中华名老字号博览会。到2030年,力争轻工产品国内零售额突破10万亿元,占国内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8%。让更多时尚品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。
八是促进技能轻工新质发展。千秋基业,人才为先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强调,“统筹教育强国、科技强国、人才强国建设”。要指导轻工行业,落实总书记要求,加快人才强轻体系建设。每年办好轻工业职业能力评价工作会议、职业技能大赛动员会议,全面部署轻工技能人才培训评价比赛工作。每年评价技能人才5万人,新建直属评价基地20家以上,培训职业能力考评员、督导员、裁判员1600人以上。未来五年,组织制修订轻工职业标准规范70个以上,到2030年,实行的职业标准规范达到100个以上。全力办好全国工业设计技能竞赛,办好焙烤、酿酒、陶瓷、缝制机械、钢琴等12项国家二类大赛,力争每年参赛参训选手2万人以上。每年召开轻工业教育工作会议,表彰轻工教学成果奖、教学名师、职业能力评价千人院校。继续培育创建工美大师传承创新基地和创新工作室。到2030年,力争形成工美人才梯级体系,工美高技能人才达到50万人,大国工匠500人,技能大师工作室300个。
在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中,我们要持续推动轻工八大新质发展,到2030年,力争轻工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,轻工营业收入突破30万亿元,年均增长5%以上,出口总额突破1.1万亿美元,占全国出口比重达到28%。
深入部署学习宣传全会精神,营造浓厚氛围。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擘画了宏伟蓝图,指明了前进方向。必须学习好、宣传好、贯彻好全会精神。要加强组织领导,把准全会精神,广泛宣传宣讲,抓好贯彻落实。各协学会党组织书记、理事长要率先垂范,担当负责,带头学习,先学一步、学深一层,带头宣讲,带头贯彻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。
张崇和在辅导报告的最后强调,蓝图已绘就,奋进正当时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坚定信心、同心同德,埋头苦干、奋勇前进,为推进轻工强国建设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!
王世成副书记主持辅导报告会
王世成在总结辅导报告会并部署下一步学习贯彻任务时强调,会社各单位党组织要深学细悟,筑牢思想根基;要对标对表,提升落实质效;要合力攻坚,奋进发展新程。
转发自:中国轻工
